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过程所张松平研究员团队:去铁铁蛋白纳米颗粒用于双抗原流感结合疫苗构建

盛亚男等 颗粒学报 2022-07-02


FEATURED ARTICLE


天然和仿生颗粒专刊文章

 A Featured Article from

the Special Issue:

Natural and Biomimetic Particles in Bio-applications

客座编辑:马光辉、魏炜、赵春霞


Apoferritin nanoparticle based dual-antigen influenza conjugate vaccine with potential cross-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heterosubtypic influenza virus (Open Access)

盛亚男,魏江雪,李正军,苏志国,马光辉,张松平

DOI:10.1016/j.partic.2021.04.001 

Keywords: Influenza vaccine; Apoferritin nanoparticle; Hemagglutinin; M2e; Conjugate vaccine

设计和构建高效、具有广谱免疫保护效果的流感疫苗对于流感的防治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松平、苏志国团队前期以结构稳定的去铁铁蛋白AFt、乙肝核心抗原病毒样颗粒(HBc VLPs)等蛋白质纳米颗粒为“底盘”,发挥其抗原提呈和免疫刺激的佐剂效应,以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HA、基质蛋白M2e、核蛋白NP等重要抗原为“免疫插件”,通过基因融合表达和创新的物理加热包埋等技术,模拟各抗原“插件”在天然病毒上的空间分布特点,在蛋白质“底盘”的内部和外部组装,仿生构建出多种可自由组合的新型流感疫苗,显示出针对多种异源毒株的交叉保护力(Bioconjugate Chemistry, 2020, 31(8): 19481959;Vaccine, 2020, 38 (38): 59875996)。


近期,该团队在Particuology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采用SM(PEG)24双功能偶联剂,将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和基质蛋白M2e两种抗原通过化学修饰偶联的技术,偶联至去铁铁蛋白AFt纳米颗粒表面,构建出了高效的双抗原流感结合疫苗。

图1  双抗原偶联疫苗构建示意图,以及针对同源和异源毒株的小鼠攻毒保护效率


本文已OA,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Science Direct官网免费阅读、下载!



亮点导读

  制备了AFt-(PEG)24-M2e/HA双抗原候选疫苗

■  AFt-(PEG)24-M2e/HA双抗原候选疫苗可同时诱导M2e和HA特异性抗体

  AFt-(PEG)24-M2e/HA双抗原候选疫苗对同源H1N1病毒具有完全保护作用,异亚型病毒具有潜在的交叉保护作用


研究背景

铁蛋白是一种在生物体中天然存在的、由24个亚基自组装形成的直径大约为12 nm的球形纳米颗粒,具有高度重复的展示外源性免疫抗原的表面结构和提高抗免疫原性的能力;相邻两亚基氨基端的间距约4.5–7.5 nm,有利于所负载的抗原快速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且长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颗粒表面含有至少72个游离氨基,可以共价偶联外源抗原。铁蛋白的上述特性使其成为了合成疫苗的理想底盘。


流感病毒血凝素(HA)的茎域和基质蛋白2胞外结构域M2e在不同流感毒株中相对保守,已被广泛用作流感疫苗的靶标抗原,以往研究通常将HA或M2e抗原的单个或多个拷贝融合到铁蛋白基因序列中。但外源基因序列的插入对颗粒正确组装的影响以及部分抗原表位因空间位阻被遮蔽而无法发挥有效免疫原性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化学偶联法将抗原分子共价结合至纳米颗粒表面,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中以马脾去铁铁蛋白(AFt)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化学修饰偶联技术,将M2e和HA化学偶联于AFt颗粒的表面,构建基于AFt底盘的新型流感结合疫苗。


首先利用sSMCC以及含PEG链的SM(PEG)24双功能交联剂,将M2e或HA抗原共价结合至AFt纳米颗粒载体表面,发现含有PEG链的交联剂介导制备的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后具有更高的攻毒保护率,且HA为抗原的结合疫苗保护率优于M2e为抗原的保护率。


进一步将HA和M2e抗原依次通过SM(PEG)24偶联至AFt纳米颗粒载体表面,合成的双抗原疫苗候选AFt-(PEG)24-M2e/HA,每个AFt表面平均可以偶联1.8个HA和32个M2e抗原。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双抗原疫苗可同时诱导出高水平的M2e和HA抗原特异性抗体,对同源PR8 H1N1病毒株的致命感染具有100%的保护作用,对异源A/FM/1/47 H1N1株具有70%的保护作用。此外,双抗原疫苗对A/Singapore/GP1908/2015 (IVR-180) H1N1、A/An Hui/1/2005 H5N1以及A/Hong Kong H3N2三种异源病毒株均具有显著的特异性血凝抑制(HAI)效价,显示了双抗原疫苗具有潜在的交叉保护作用。


图2  针对三种不同异源毒株的血凝抑制效价


该研究将有助于铁蛋白纳米颗粒在疫苗合成中的广泛应用,为通用流感候选疫苗的研发提供了一定基础。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张松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化工,着重于解决疫苗抗原、生物酶等生物活性大分子在纯化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活性保持问题。

ACS Nano、Adv. Funct. Mater.、ACS Catal.、J. Virol.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转让/实施7项),多项技术成果在疫苗、蛋白质药物、诊断试剂等重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获得实施应用。兼任国家农业部第7届兽药评审专家,J Chromatography A客座主编,J Chromatography A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编委。

供稿:原文作者

编辑:《颗粒学报》编辑部




往期推荐

# 大牛课堂 | 中科院过程所马光辉研究员团队2020年度研究成果汇总

# 信息公告 | 快来围观!《颗粒学报》年度之“最”

# 信息公告 | 《颗粒学报》2020年度优秀审稿人获奖名单

# 信息公告 | 厦门大学刘刚教授团队:细胞膜包覆的纳米颗粒在疫苗和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文章精选 | 南开大学陈瑶研究员团队:创制天然-人工复合胶囊用于可控生物催化

# 文章精选 | 清华大学戈钧教授团队:酶-金属纳米复合制剂的抗菌应用

# 文章精选 | 陈军院士团队—锂离子电池高镍层状氧化物颗粒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文章精选 | 万字长文!清华张强&北理工黄佳琦从颗粒角度解读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技术

# 文章精选 | 彭峰教授课题组:乙醇电催化氧化用Pt基三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文章精选 | 华南理工大学余皓教授团队:用于整合热化学过程的双功能颗粒:不只是催化

# 文章精选 | 上海交通大学高国研究员团队——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文章精选 | 湖南大学刘志刚教授课题组:封装钴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中氮含量对于芳香烷烃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 文章精选 | 美国沙漠研究所Judith C. Chow教授团队:PM2.5中棕碳吸光效应估算的改进

颗粒写作 | 论文写作中单词/短语缩写规范

颗粒写作 | 快速引用参考文献——EndNote入门指南

颗粒写作 | 文献管理——EndNote进阶教程

颗粒写作 | 协助写作——EndNote高阶教程

颗粒写作 | 如何获取已发表论文的图片使用授权?

颗粒写作 | 你真的了解三线表吗?

颗粒写作 | 横线三兄弟分不清?来看看到底怎么用!

# 颗粒视界 | 孙世刚院士:电催化表面结构效应

颗粒视界 | 电化学界面:从传统到现代



PARTICUOLOGY简介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颗粒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和Elsevier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英文版双月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4月。首任主编为郭慕孙院士,现任主编为李静海院士。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2020年度影响因子3.067, 五年影响因子3.387,已连续十一年在SCI化工类期刊中位列Q2区,是颗粒学领域三大期刊之一。同时,《颗粒学报》始终坚持以创精品与国际化为办刊方针,多年来一直保持60%国际稿源,70%国际审稿,作者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读者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并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称号。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主要刊登国内外颗粒学领域在研究、工程和应用方面的优秀原创论文,内容涉及颗粒测试与表征、颗粒制备与处理、颗粒系统与固体散料技术、流态化与颗粒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气溶胶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颗粒、能源颗粒、生物颗粒与仿生技术等领域。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来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